2018rohs检测超标案例
2018 RoHS检测超标案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使用寿命也变得越来越短。但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这些电子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在欧洲,RoHS检测是电子产品进口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zui近发生的RoHS超标案例,以便了解RoHS标准的重要性。
背景知识
RoHS(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2/95 / EC,是一项法规,要求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EEE)不得包含其中的六种有害物质,分别是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其目的在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2018 RoHS检测超标案例
去年,德国出现了一些RoHS检测不合格的案例。在一些小企业的电子产品中检测出含有超出允许浓度8倍的铅、镉、镉化合物和多溴联苯等物质,远远超出欧盟规定的限制值。这些企业未按照RoHS要求处理其废弃电子器件,且瞒报了电子器件的RoHS检测结果。
案例分析
首先,可以看到这些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接受RoHS的检测,更没有将结果公开,显然是在不追求产品的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监管部门调查电子产品超标案例后,该企业的责备及处罚基于未按照RoHS规定处理和处理不当的废弃电子器件,罚款支出和 误解企业成本的升高正说明了对监管体系的严格实施和监督管理必要性。
应对措施
虽然这些RoHS超标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并不大,但其超标让人意识到欧盟的检测标准的严谨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该采取更好的RoHS合规度战略,包括:
1. 完成RoHS测试,确保产品的合规性;
2. 建立内部RoHS管理机制,确保RoHS标准的落实;
3. 与RoHS合规认证机构合作,确保符合RoHS标准;
4. 完善自身质量保障体系和废弃处理机制,杜绝废弃电子器件产生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
总之,RoHS检测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企业必须加强对RoHS标准的了解,提高对RoHS检测的重视度,从产品设计、生产和处理全部环节严格遵循RoHS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杜绝超标电子产品的存在。对RoHS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管也是必要的,确保RoHS标准的有效执行。仅有这些措施才能确保企业和公众的权益、企业的永续经营、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