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ohs标准多少项
欧盟RoHS标准多少项?
欧盟RoHS标准,全称“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是欧盟于2003年颁布的一项指令,旨在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的含量。那么,欧盟RoHS标准到底有多少项呢?本文将为大家解答。
欧盟RoHS标准的起源和发展
欧盟RoHS标准是源于1995年欧洲议会发布的《消费品安全法案》,该法案要求所有销售在欧洲市场上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欧盟相关环保标准。之后,欧盟先后颁布了RoHS、WEEE、ELV等环保指令,其中RoHS指令便是限制有害物质。
2003年2月13日,欧洲议会正式通过RoHS指令,该指令要求从2006年7月1日起,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电子电气产品和电子电路板,其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的含量都必须低于特定限量。此后,欧盟对RoHS指令做过多次修订和补充,形成了现今的RoHS标准。
欧盟RoHS标准的适用范围
欧盟RoHS标准适用于所有销售在欧盟内的电子电气产品、电子电路板以及无线电和电信终端设备。但需要注意的是,RoHS标准并不适用于医疗设备、监测仪器、控制和安全设备等特殊用途的电子电气产品。
欧盟RoHS标准的限制物质
欧盟RoHS标准限制了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它们分别是:
1. 铅(Pb)
2. 汞(Hg)
3. 镉(Cd)
4. 六价铬(Cr6+)
5. 多溴联苯(PBBs)
6. 多溴二苯醚(PBDEs)
欧盟RoHS标准规定,上述六种物质的含量必须低于指定限量。
欧盟RoHS标准的影响
欧盟RoHS标准的实施,让品牌商和制造商们更加重视环保问题。符合RoHS标准的产品,在欧盟市场上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样,由于很多欧洲国家都制定了本地的RoHS标准,因此,欧盟RoHS标准的影响也不仅仅限于欧洲市场,而是全球的。
欧盟RoHS标准的执行方式
欧盟RoHS标准的执行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
事前审核即欧盟RoHS认证,它是指产品在上市前必须先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RoHS标准,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
事后监管则是由各个欧盟成员国的市场监督部门负责进行的。如果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某产品不符合RoHS标准,将对该产品进行惩罚,甚至可以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
欧盟RoHS标准是欧盟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法规,旨在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RoHS标准限制了六种有害物质的含量,适用范围广泛,影响举足轻重。厂商须严格执行RoHS标准,才能获得在欧洲市场的优势地位。RoHS认证和事后监管是RoHS标准执行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