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1.0跟2.0区别
ROHS1.0跟2.0的简介
ROHS指的是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指令,它规定了电子电器产品中所能使用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限制。ROHS1.0指的是2003年7月1日发布的第2002/95/EC号指令,ROHS2.0指的是2011年1月第2011/65/EU号指令。ROHS2.0的发布对ROHS1.0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指令的区别。
首先是ROHS1.0和2.0的使用范围的不同
ROHS1.0仅适用于涉及欧盟市场以及散布以第三方购买方式进入欧盟的产品,而ROHS2.0适用范围则 extends至大多数电气电子产品及相关元器件和附件。所以,ROHS2.0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包括LED照明、电子游戏机、空调、相机、打印机、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国防和太空应用等。
其次是ROHS1.0和2.0的限制物质种类的差异
ROHS1.0对6种有害物质进行了限制,分别为: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多溴二苯醚。而ROHS2.0在原有基础上,禁止五种有害物质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包括聚合物间苯二酚(PBB)、五价铬(CrVI)、烷基苯基多溴(PentaBDE)、十二溴二苯醚(DecaBDE)以及四族染料。
ROHS1.0和2.0对成分含量的限制有所不同
ROHS1.0对于限制物质的含量没有明确的标准。而ROHS2.0针对铅、水银、六价铬、多溴联苯与多溴二苯醚等物质,明确了其在电气电子产品中的含量限制。
ROHS1.0和2.0所遵循的标准有所不同
ROHS1.0所遵循的标准为EN 60335-1(2001),是一个早期的安全标准。 ROHS2.0所遵循的标准改为IEC 63000: 2016和EN 50581: 2012,这两个标准是设计用于协助制定电气电子产品的环境设计规范,包括对组件有害物质的限制和性能要求。
ROHS1.0和2.0产生的重要影响
ROHS1.0在欧盟的执行程度较高,促使了民族工业不断推陈出新,向无铅焊接技术靠拢,同时环保要求的推动也对整个欧洲电气电子产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OHS2.0的实施更进一步提高了欧洲市场电气电子产品的环境要求,给企业环保责任感的提高带来了挑战,不少企业因此调整生产加工环境,对原材料、工艺、设备等进行了整体升级,推动了行业技术和环保水平的不断提高。
ROHS1.0和2.0的实施推动了欧洲市场电气电子产品的环保责任意识的提高,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加工环境、原材料、工艺、设备等带来了挑战,对行业技术和环保水平的推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ROHS1.0和2.0也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环保意识的不断地升温,促进了世界工业新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