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2.0检测资讯
ROHS2.0检测资讯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和升级换代,对于其环境友好性和健康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ROHS(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2.0版本是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必须遵守的环保标准,其检测资讯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ROHS2.0检测的必要性、标准要求、检测方法和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ROHS2.0检测必要性
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指令zui早于2003年发布,目的是限制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含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ROHS1.0版本包含6种有害物质的限制,分别是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ROHS2.0版本在此基础上新增了4种限制物质,即4种zui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DBP)、邻苯二甲酸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P)和非基苯类阻燃剂三溴丙烷(TBP)。
ROHS2.0检测的必要性在于,只有通过检测合格,才能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存在慢性毒性和环境危害性,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ROHS2.0检测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ROHS2.0标准要求
ROHS2.0指令对电子电器产品中含有的限制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1.铅:小于1000ppm;
2.汞:小于1000ppm;
3.镉:小于100ppm;
4.六价铬:小于1000ppm;
5.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小于1000ppm;
6.DBP、BBP和DIBP,三种邻苯二甲酸酯:小于1000ppm;
7.TBP,三溴丙烷:小于1000ppm。
ROHS2.0标准的限制不是针对整个产品,而是对于每个材料分类进行限制,因此在ROHS2.0检测中需要评估每种材料中限制物质的含量。
ROHS2.0检测方法
ROHS2.0检测主要分为两步,步是确定产品材料分类,第二步是对每个材料分类中的限制物质含量进行检测。
在确定产品材料分类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材料成分分析,可以通过XRF荧光光谱仪或ICP-OES等设备进行快速分析。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2.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
除了以上四种常用方法,还有一些zui新的检测技术,例如手持式光谱仪、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等,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优点。
ROHS2.0检测注意事项
1.ROHS2.0检测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考虑,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在选择检测机构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资质认证和综合实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3.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料样搜集、标识、封装和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4. ROHS2.0检测结果应有相关权威机构或认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以便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认证;
5. 对于一些检测费用较高的证书,如CE认证、UL认证等,应充分考虑其商业价值和必要性。
ROHS2.0检测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环节之一,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的必要手段。在ROHS2.0检测中,除了遵循标准要求和检测方法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选择省心测网站为您匹配权威高效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更加省力省心地实现ROHS2.0检测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