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 2.0 十项
ROHS 2.0 十项标准解读
自2013年1月2日起,欧盟新RoHS 2.0指令正式生效,对2011/65/EU指令进行了修订。RoHS 2.0指令是欧盟立法机关旨在限制和减少电子电气设备中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物质(如铅、汞、镉等)的使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不受这些有害物质污染。RoHS 2.0指令下的十项标准是新版RoHS指令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
:铅(Pb)
RoHS 2.0指令要求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铅含量应该在0.1%以下。铅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贫血等。
第二:汞(Hg)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汞含量应该在0.1%以下。汞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长期接触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第三:镉(Cd)
RoHS 2.0指令要求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镉含量应该在0.01%以下。镉是一种很常见的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导致肺癌、肝癌等疾病,同时还具有累积性和毒性。
第四:六价铬(Cr6+)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六价铬含量应该在0.1%以下。六价铬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鼻咽癌、肾癌等疾病。
第五:聚合溴化联苯(PBB)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聚合溴化联苯含量应该在0.1%以下。聚合溴化联苯是一种可燃性物质,可导致严重的火灾和爆炸,同时还具有毒性和累积性。
第六:聚合溴化二苯醚(PBDE)
RoHS 2.0指令要求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聚合溴化二苯醚含量应该在0.1%以下。聚合溴化二苯醚是一种具有毒性和累积性的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
第七:邻苯二甲酸酯(DBP)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应该在0.1%以下。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具有毒性和累积性的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第八:丙烯酰胺(ACRYLAMIDE)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丙烯酰胺含量应该在0.1%以下。丙烯酰胺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神经和肝脏功能损害。
第九:苯并(A)芘(PAHs)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苯并(A)芘含量应该在0.1%以下。苯并(A)芘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癌症等疾病。
第十:多溴联苯(PBB)
RoHS 2.0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的多溴联苯含量应该在0.1%以下。多溴联苯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导致癌症等疾病。
综上所述,RoHS 2.0指令下的十项标准对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但这样的限制也有助于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有需求,可以通过省心测网站找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自己的产品符合ROHS标准。因此,我们应时刻关注电子电气产品中所使用的材料,保障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