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Rohs管理目录
中国首批Rohs管理目录
在21世纪,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欧盟先行推出了RoHS标准,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在欧盟的推动下,其他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中国在2006年,正式发布了我国的首批Rohs管理目录。这一目录的出台也向国外展示了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
Rohs的基本概念
RoHS(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是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能源利用和环境设计指令的缩写。这个指令旨在限制某些有害物质的使用,比如铅、镉、六价铬等,防止这些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类健康。
中国Rohs管理目录的出台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消费者安全和环境健康,中国在2006年发布了首批Rohs管理目录。该目录覆盖电气和电子设备中有害化学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等,并规定了这些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制值。
中国Rohs管理目录的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量的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的Rohs管理目录的出台,能够促进我国电子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电子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环保需求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中被规定的物质及其检测方法
中国的Rohs管理目录规定了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制值。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XRF荧光法,一种是化学分析法。
企业如何遵守Rohs指令
为了遵守Rohs指令,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检测体系和文件资料,严格按照目录中所列限制物质的检测方法和限制值进行检测。同时,企业要完善控制制程和物料控制流程,确保生产的产品中限制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的Rohs管理目录的出台是我国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更高层次的质量和环保要求。只有按照Rohs指令要求,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声誉的提高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