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关的rohs法规
日本RoHS法规概述
RoH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是欧盟为了减少电子电器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制定的法规,目前已经非常普及。在欧美商业活动中,RoHS法规是贯穿始终且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RoHS是欧美电子产品贸易的“出卖点”,但在日本,RoHS却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日本RoHS法规之前的情况
在RoHS法规制定之前,日本制造的电子电器产品合规性评估是基于J-MOSS(日本自愿环保管理法规)等日本国内法规进行的。但是,这些法规与RoHS所涉及的物质范围、认证方法等相差甚远。因此,为了贴近欧美市场,日本也在逐步推行RoHS法规。
日本RoHS法规的实施情况及局限性
日本政府于2006年发布了“电气产品及材料等害物质的限制措施”,即为日本版RoHS法规。这一法规主要强制规定了电器及电气设备中的铅、镉、汞、六价铬、聚溴联苯(PBB)和聚溴二苯醚(PBDE)含量,规定的阈值与欧洲的RoHS II法规相同。
然而,与欧洲不同的是,日本版RoHS并没有规定CE_MARK标准,也没有专门的认证机构推行。由于其制定时间相对晚,一些老旧产品的RoHS认证还是很少,导致将这些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的时候容易被拒绝。
日本RoHS法规的发展趋势
虽然日本版RoHS法规实施的初期孕育了一些问题,但目前日本政府还是在不断完善RoHS法规方面的工作。2018年,日本环境省公开了计划修正电气产品及材料等害物质限制措施的草案,計划新增14种有毒有害物质範围,以及要求企业提交RoHS实施计划等条款。
此外,为了弥补认证机构缺失的问题,日本政府也鼓励企业制定更严格的RoHS认证标准,以确保当企业的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时,满足RoHS法规的要求。
结论
虽然RoHS法规在日本的推行相对欧洲较晚,但日本政府和企业也在为此努力。RoHS法规是全球范围内的趋势,而且它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欧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制定更为严格的RoHS法规,日本企业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环保影响的研发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