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ROHS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今天的商品生产中,环保法规已经成为了一项决定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是欧盟出台的一项环境保护法规。该法规禁止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以下物质:镉、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其醚类物质。然而,在ROHS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将从一些具体的案例出发,分析ROHS执行中的问题所在。
1. ROHS标准不一致
ROHS规定的物质范围、限量要求、检测方法等在各个国家之间并不一致。例如,中国的ROHS标准允许Cd不大于0.01%、Hg不大于0.1%、Cr6+不大于0.1%、Br不大于0.1%、PBB和PBDEs不大于0.1%,而欧盟的标准却允许Cd不大于0.01%、Hg不大于0.1%、Cr6+不大于0.1%、Br不大于0.1%、PBB和PBDEs不大于0.1%。由于标准不一致,因此在制造商品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动,增加了生产成本。
2. 检测成本高
在ROHS的要求下,每批次商品都需要进行检测,但是ROHS检测的费用非常昂贵。根据制造产业发展的状况和具体实践,全球平均检测费用在15000美元/款而且需要十几个工作日甚至几个星期才能检测出来,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就更加不易承受。
3. ROHS执行的责任规范不够明确
很多企业在遵守ROHS法规时,存在着认识混乱的情况。因为ROHS并没有规定谁应该负责ROHS检测,也没有规定在ROHS执行方面的责任归属问题。由于责任规范不够明确,一些企业难以判断必须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这会导致存在漏洞。
4. ROHS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ROHS法规的实施一方面是为了环保,保障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革新产品,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因此,ROHS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得到解决。我们建议:
1. 在各国标准一致的前提下,减少ROHS标准的变更和调整。
2. 加强ROHS技术支撑和研发,研发更易用、更时效的检测方法。
3. 规定ROHS执行的责任人,并将ROHS执行纳入生产流程中,使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尽可能地降低ROHS执行的违规风险。
结语
ROHS法规的实施,不仅是为了环保,也是对企业进行督导的一种制度保障。因此,在遵守ROHS法规的同时,企业应积极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绿色环保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