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欧盟测试标准是什么
ROHS欧盟测试标准是什么?——从环保认证角度解读ROHS
ROHS,是英文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的简称,翻译过来便是“有害物质限制”。ROHS指的是欧盟对砷、汞、镉、六价铬、聚合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的使用限制,它的目标是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ROHS测试是电子电器行业的重要认证之一。
ROHS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ROHS标准涉及的有害物质数量甚至超过十种,同时,每种有害物质的测试标准也是不同的。ROHS测试包括两个主要内容:物质限制和物质测试。
物质限制包括以下有害物质:
1. 六价铬: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
2. 汞: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
3. 铅: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
4. 镉: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5. 多溴联苯: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
6. 多溴二苯醚:限制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
物质测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按照ROHS指令所规定的有害物质进行测试;
2. 测试时需要检测产品外壳、线路板、整机、各种组件等数据。
ROHS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ROHS测试在电子电器产品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ROHS测试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环保指令,对于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而言,ROHS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保认证。
其次,ROHS测试能促使电子电器产品行业进一步向环保方向转型。随着环保概念的兴起,电子电器产品行业也不断优化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使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ROHS测试便成为了电子电器产品行业向环保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
ROHS测试与CE测试有什么区别?
CE(Conformité Européenne,欧洲合格)是欧盟对于产品安全认证的标准之一,它表示符合欧盟的机械安全指令和电磁兼容性等标准。ROHS和CE测试有什么区别呢?
ROHS测试和CE测试不同在于,ROHS测试是一项环境保护的测试,侧重于检测电子电器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是否符合欧盟的限制标准,而CE测试侧重于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测试。因此,ROHS测试和CE测试是两项性质不同的测试。
ROHS测试的发展历程
ROHS测试zui早于2003年在欧洲提出,此后于2006年步入正式实施。当时,欧盟内有不少国家对电子电器产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问题表示担忧,因此ROHS测试便应运而生。
而在国内,ROHS测试也逐步被广大公司所认知和接纳。从国家环保方针的发布,到各地政府环保部门加强对电子电器产品行业的监管,ROHS测试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电子电器产品行业中的一项重要的环保认证指标。
ROHS测试的质量保证
ROHS测试前,企业需要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监管,确保产品符合ROHS测试标准。
在ROHS测试过程中,企业需要选择一家可靠的ROHS测试机构进行检测,这样才能确保ROHS测试的质量。ROHS测试机构需要拥有ISO的质量体系认证,测试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并且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试,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结语
ROHS测试的出台和实施,提升了电子电器产品行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也为电子电器产品走向环保、健康的新发展阶段铺平了道路。企业应该对ROHS测试足够重视,并加以推进和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