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管制物质超标案例
ROHS管制物质超标案例:对企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环保越来越被重视,各国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其中,ROHS指令是欧盟制定的法规,旨在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ROHS指令的执行并非易事。本文将探讨ROHS管制物质超标案例,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ROHS指令简介
ROHS是“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英文缩写。该指令于2006年7月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生效,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中限制使用的六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该指令的原则是采取先进的环保技术,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ROHS管制物质超标案例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ROHS指令的执行并不容易。近年来,ROHS管制物质超标案例也不断发生。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苏州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该企业生产的一批产品中,铅、镉、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经检测,产品中铅含量达到了每个百万分之五千,远远超过ROHS指令中铅的限制使用量每个百万分之一千。同时,产品中镉含量也达到了每个百万分之六十,高于ROHS指令中的使用限制。
对企业的影响
ROHS管制物质超标不仅会损害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首先,ROHS管制物质超标会导致产品无法通过检验,这将直接影响企业推广和销售。其次,ROHS超标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并可能面临处罚。如果企业重复ROHS管制物质超标行为,可能会丧失生产资格,进一步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如何避免ROHS管制物质超标
ROHS管制物质超标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对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不负责任行为。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避免ROHS管制物质超标。
企业需要加强对ROHS指令的了解,引入ROHS相关的管理体系,并建立ROHS管制物质超标检测机制。在产品设计阶段,企业应该尽量使用低污染、可回收、可降解等环保材料,避免使用ROHS禁用物质。在采购环节,企业应该选择提供ROHS证明的有可靠质量保证的供应商。
结论
ROHS管制物质超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要认真对待ROHS指令,制定有效的ROHS管理体系,避免ROHS管制物质超标。ROHS指令的执行不仅对环保和公众健康有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