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ROHS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ROHS是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的缩写,中文名为有害物质限制。它是欧盟制定的一项法规,目的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的有害物质。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销往欧洲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必须符合ROHS标准。那么ROHS的三不原则又是什么呢?
第一不:不添加
ROHS规定禁止在电子产品中使用特定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物质。因此,电子产品不得添加这些有害物质。如果在制造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禁止使用的物质,那么这些产品将不能销售到欧洲市场。
第二不:不出现
ROHS法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也做了严格的限制。在电子产品中,这些物质的限制含量都是非常低的,必须小于0.1%. 这意味着,即使这些有害物质在电子产品中被添加,其含量也必须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之内。这就要求供应链企业必须掌握好自己的工艺,确保这些有害物质不会因无意中的添加而超标。
第三不:不易分离
另外,ROHS规定这些有害物质不得轻易分离出来,对于电子产品中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的部分,比如电池、屏幕等,都必须确保这些物质不会在使用中脱落或迁移。这需要生产厂商在设计电子产品时,考虑到这些有害物质如何与其他部分融合在一起,确保不会因为可逆或不可逆因素对环境造成损害。
ROHS的意义
ROHS标准的推行,对于全球电子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ROHS的出现促进了企业之间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提升供应链和产品品质。另一方面,ROHS的实施对于环保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强制电子产品生产厂商不断推进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ROHS也激励消费者购买更环保的产品,推动了环保消费理念的普及。
结论
ROHS的三不原则是不添加、不出现、不易分离。这三不原则的实施,促进了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和环保意识。同时,在欧洲市场,只有符合ROHS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销售授权。因此,ROHS标准对于电子电气产品行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