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 欧洲和中国的区别
ROHS 在欧洲和中国的区别
ROHS(有害物质限制)是欧洲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一项法规。该法规将电子电器产品中六种有害物质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程度内。ROHS法规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在欧洲之外有些国家的ROHS法规实施时间则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
欧洲和中国 ROHS 法规实施时间的区别
欧洲ROHS法规的实施时间是在2006年7月1日,同时,欧洲也在此之前有一段过渡期。但是,对于中国,ROHS法规的实施时间要晚很多,是在2007年3月1日才开始实施。虽然这一段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它在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同法规对于有害物质的限制程度不同
在欧洲和中国 ROHS 法规中,限制的有害物质种类都是相同的,包括了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但对于限制的程度,欧洲ROHS法规更为严格。比如,在欧洲,铅的含量限制是0.1%(1000ppm),在中国,一个企业所生产的同一系列产品中,超出750ppm的铅含量都将不能上市销售。
ROHS 认证的差异
在欧洲和中国 ROHS 认证的审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中国, ROHS认证的审核机构以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主,且一般 ROHS 认证的审核周期较短,审核时也不需要对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主要是对企业的实际环境、设备、测试装置等进行验收。而在欧洲, ROHS 认证的审核机构主要是一些欧盟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时需要严格检测,对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也需要对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进行审核。
ROHS 认证费用的差异
由于欧洲 ROHS 认证的审核标准和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其 ROHS 认证费用也相对较高。而在中国, ROHS 认证的审核标准虽然比欧洲少一些,审核周期更短,但其 ROHS 认证的费用并不便宜。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 ROHS 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结论
ROHS 在欧洲和中国的实施时间、限制程度、认证审核标准和费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时,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法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并选择合适的 ROHS 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以确保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同时也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