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2.0检测12项
ROHS2.0检测12项
ROHS2.0指的是欧盟颁布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电子电器产品指令,旨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该指令要求电子电器产品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值,其中就包括了12个重点检测项目,本文将分别介绍这12项的意义和检测方法。
一、铅(Pb)
铅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容易对人体造成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危害。ROHS2.0指令规定,铅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国际标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检测法,国内目前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法。
二、汞(Hg)
汞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元素,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影响。ROHS2.0指令规定,汞的含量不得超过1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
三、镉(Cd)
镉是一种致癌物质,人长期接触会引发恶性肿瘤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镉的含量不得超过1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原子吸收法(AAS)和荧光法检测。
四、六价铬(Cr6+)
六价铬是一种亚硝胺类物质,对人的皮肤、呼吸、消化系统等都有害。ROHS2.0指令规定,六价铬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草酸还原法检测。
五、多溴联苯(PBBs)
多溴联苯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有机物质,人接触后会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引起癌症。ROHS2.0指令规定,多溴联苯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六、多溴二苯醚(PBDEs)
多溴二苯醚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但会造成环境和人体的长期污染和伤害,导致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多溴二苯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七、邻苯二甲酸酯(DBP)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但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造成损伤,引发癌症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检测。
八、对苯二酚(PHEN)
对苯二酚是一种耐热性高、强度大的合成树脂,但会导致体内雌激素增多,引发乳腺癌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对苯二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检测。
九、光氧化态三溴丙烷(BPB3)
光氧化态三溴丙烷是一种新兴的阻燃剂,但会对胚胎发育、内分泌系统等造成影响,且具有致癌性。ROHS2.0指令规定,光氧化态三溴丙烷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十、四氯苯(CB-118)
四氯苯是一种有机物质,长期接触可引发免疫系统、皮肤、肝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四氯苯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十一、四溴苯(Br-314)
四溴苯是一种危险的有机物质,易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造成刺激和损害,长期接触亦可引发癌症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四溴苯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十二、多溴三聚氰胺(PB-TCD)
多溴三聚氰胺是一种高效的阻燃剂,但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导致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病症。ROHS2.0指令规定,多溴三聚氰胺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在检测方面,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结语
ROHS2.0检测的12项指标是欧洲对于电子电器产品环保的zui新要求,同时也是国内企业出口电子产品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因此,各大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必须加强对ROHS2.0检测的了解与应用,保障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安全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