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2.0管控共分哪几类
ROHS2.0管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逐渐成为众多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一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ROHS2.0管控被制定出来,以减少电子产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本文将分为几个方面来介绍ROHS2.0管控,共分为以下几类。
1. ROHS2.0管控的背景
ROHS2.0管控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3年欧盟颁布的ROHS指令。该指令规定了电子产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单,并限制了这些物质的含量。ROHS2.0指令于2011年颁布,修订了原有指令,对清单的物质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含量限制标准。
2. ROHS2.0指令包含的管控物质
ROHS2.0指令共控制10种物质,是指那些在电子和电气设备(EEE)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达到规定的限制,这些物质的含量不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危害。
它们是:镉(Cd)、铬(Cr)、汞(Hg)、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聚氯化丙烯(PCTs)、六价铬(Cr(VI))、多溴二苯醚(PBDEs)、多氮化物和铅(Pb)。
3. ROHS2.0指令对电子制造企业的影响
ROHS2.0指令的实施对电子行业企业有较大的影响。首先,企业需要对其电子产品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不包含有害物质。其次,企业需要采购符合ROHS2.0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这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成本。
此外,ROHS2.0指令实施后,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其产品的设计思路,以更好地确保它们符合指令的要求。它也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4. 全球ROHS2.0管控的发展趋势
除了欧盟以外,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对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管控加强。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些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限制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ROHS2.0指令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全球电子行业的环保理念的发展和落实。未来,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和ROHS2.0指令的不断完善,电子产品的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也将更加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