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目的
碎石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对碎石进行出厂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测,可以确保碎石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检测项目
1. 颗粒级配:检测碎石的颗粒级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对于保证碎石在混凝土中的填充性和密实性非常重要。
2.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过高会影响碎石与水泥浆的粘结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泥块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碎石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过高会影响碎石的强度和耐久性。
4. 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是指碎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过高会影响碎石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压碎指标值:压碎指标值是指碎石在规定条件下抵抗压碎的能力。压碎指标值过高会影响碎石的强度和耐久性。
6.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坚固性不良的碎石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破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7. 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是指碎石中含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氯离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检测方法
1. 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进行检测,将碎石通过不同孔径的标准筛,然后计算各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从而确定碎石的颗粒级配。
2. 含泥量:采用水洗法进行检测,将碎石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水过滤,烘干后称量残留的泥土重量,从而计算含泥量。
3. 泥块含量:采用水洗法进行检测,将碎石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水过滤,烘干后称量残留的泥土重量,从而计算泥块含量。
4. 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筛分法进行检测,将碎石通过不同孔径的标准筛,然后用针片状规准仪测量针片状颗粒的长度和厚度,从而计算针片状颗粒含量。
5. 压碎指标值:采用压碎指标值测定仪进行检测,将碎石放入压碎指标值测定仪中,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压碎,然后计算压碎后的碎石重量与原始碎石重量的比值,从而确定压碎指标值。
6. 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检测,将碎石放入硫酸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烘干,再进行循环浸泡和烘干,直到规定的循环次数为止,最后计算碎石的质量损失率,从而确定坚固性。
7. 有害物质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将碎石磨成粉末,然后用化学试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有害物质的含量。
四、检测结果评定
检测结果评定是根据检测项目的标准值和允许偏差来确定碎石是否合格。如果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值和允许偏差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值和允许偏差的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专属客服微信
185-2658-5246

shouyeli@foxmail.com

服务热线
回到顶部
电话咨询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