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腱受伤的常见原因
跟腱受伤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较为常见。过度使用,如长时间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可能导致跟腱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引发损伤。突然的剧烈运动或急停、扭转动作也容易使跟腱受到拉伤。年龄增长、肌肉力量不平衡、身体柔韧性差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跟腱受伤的风险。
二、跟腱受伤的症状表现
跟腱受伤后,患者通常会感到跟腱部位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受伤处可能会出现肿胀、压痛,有时还能摸到硬结。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脚踝活动范围受限,比如无法正常踮脚或行走时感到困难。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局部淤血等现象。
三、跟腱受伤的检测方法
1. 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跟腱的外观、触摸跟腱的紧张度和压痛情况等。会让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踮脚尖、背屈等,以评估跟腱的功能。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的结构,包括跟腱的厚度、回声等情况。能够帮助判断跟腱是否有撕裂、部分撕裂或其他损伤。
3. 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一些复杂或疑似严重损伤的情况,MRI检查可能会被采用。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跟腱组织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四、跟腱受伤后的注意事项
跟腱受伤后,患者需要尽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可以适当抬高受伤的脚踝,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在恢复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逐渐增加活动强度。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运动习惯,以预防跟腱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