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骨料的定义与分类
细骨料是指粒径在0.16mm至5mm之间的岩石颗粒。它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砂浆等。根据来源的不同,细骨料可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等作用形成的;人工砂则是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而成。
二、细骨料出厂检测的项目
1. 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是指细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它对细骨料的空隙率、堆积密度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筛分试验可以测定细骨料的颗粒级配。
2.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细骨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过高会降低细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力,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含泥量的测定方法有水洗法和干筛法。
3. 泥块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过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泥块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水洗法。
4.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细骨料在气候、环境等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坚固性不良的细骨料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破碎,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坚固性的测定方法有硫酸钠溶液浸泡法。
5. 有害物质含量:细骨料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相应的标准试验方法。
三、细骨料出厂检测的方法
1. 抽样:抽样是细骨料出厂检测的重要环节。抽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批细骨料的质量情况。抽样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 试验设备与仪器:进行细骨料出厂检测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试验设备与仪器,如筛分设备、天平、容量瓶、温度计等。这些设备与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试验步骤:不同的检测项目有不同的试验步骤。以颗粒级配试验为例,其试验步骤如下:
- 将烘干后的细骨料试样倒入标准筛中,按照规定的筛孔尺寸进行筛分。
- 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累计筛余百分率。
- 根据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四、细骨料出厂检测的注意事项
1.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以确保试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2. 试验环境的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试验应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人员的素质:检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检测标准和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细骨料出厂检测是保证细骨料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细骨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专属客服微信
185-2658-5246

shouyeli@foxmail.com

服务热线
回到顶部
电话咨询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