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检测标准
一、砂的基本介绍
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的生产中。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些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工程的质量。对砂进行严格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砂的检测项目
1. 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提高砂的密实度和强度。
2.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过高会降低砂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泥块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砂中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过高会影响砂的级配和强度。
4.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坚固性不好的砂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影响工程质量。
5. 有害物质含量:砂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三、砂的检测方法
1. 筛分法:筛分法是测定砂颗粒级配的常用方法。通过筛分可以得到砂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
2. 水洗法:水洗法是测定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常用方法。通过水洗可以将砂中的泥土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称量和计算。
3. 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法: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法是测定砂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常用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确定砂中针片状颗粒的数量和比例。
4. 坚固性试验法:坚固性试验法是测定砂坚固性的常用方法。通过浸泡、烘干等操作可以模拟砂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然后进行强度测试。
5.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测定砂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常用方法。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确定砂中氯离子、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四、砂的检测标准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砂检测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砂检测标准:
1.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该标准规定了建设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2.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3. ASTM C124-17《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and for Masonry》:该标准规定了 masonry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五、结论
砂的检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等项目的检测,可以确保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砂检测标准,检测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

有样品要送检?试试一键送检,15分钟极速响应
